时间:2025-01-08 来源:网络 人气:
地铁里的“隐形卫士”——揭秘地铁消杀系统
想象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乘客穿梭在地铁车厢和站厅,如何确保他们的健康安全?答案就在我们身边的地铁消杀系统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“隐形卫士”的神秘面纱。
地铁站内,人来人往,空气流通是保障乘客健康的关键。北京地铁公司为了提升车站通风换气效率,将以往冬季采取的小新风空调模式调整为全新风模式运行。这意味着,每日大风机通风运行时间保持17小时,确保地下空间与地面建筑一样清新。
想象当你走进地铁站,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,这就是全新风模式带来的福利。而这一切,都离不开那些默默无闻的风机。它们日夜不停地运转,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。
安检设备、扶梯扶手、自助售票机……这些高频接触部位,是细菌和病毒最容易藏身的地方。为了确保乘客的健康,北京地铁各车站严格执行设备消杀工作,对车站通风空调系统高频次、全方位进行清洁、消杀。
在安检点,工作人员会动态调整消毒时间、频次、力度,确保乘客接触的设备设施始终保持清洁。这种细致入微的消毒工作,让乘客在享受便捷出行的同时,也能感受到地铁公司的用心。
成都地铁运营公司为了提高通风系统消毒的效率,自主研发出一种地铁通风系统的周期性自动消毒装置。这个装置由控制箱、消毒液存储组件、水泵和多个雾化器组成,消毒液存储组件用于盛装消毒液,水泵的一端与雾化器连通,消毒液存储组件与水泵的另一端连通,并将雾化器设置于通风系统的各风道。
这个装置的投用,让成都地铁的消毒工作变得更加高效。据统计,相较于以往的人工调配、人工消毒,自动消毒装置每月将减少消耗2.3万个工时,并极大保障了地铁空气环境质量。
疫情期间,消杀工作强度大、任务重,工作人员严重不足。为了应对这一挑战,全国各地纷纷研发出消毒机器人,希望用它们来做消毒工作的补充力量。
福建省消毒机器人由创泽智能研发而成,支持自主规划路径、区域消毒、自定义时长等智能消毒模式。这些消毒机器人不仅应用于医院,还广泛应用于实验室、学校、工厂、商场、机场、车站等场景中,为疫情防控贡献了一份力量。
上海地铁针对近期本市陆续出现本地确诊病例,严格落实车站、列车、空调滤网等设备的消毒工作。为确保乘客安全出行,上海地铁每天要为7000多辆列车、505座车站进行消毒。
在每天的地铁维护时段,上海地铁物业保洁员为全网络约7000辆列车进行清洁消毒。同时,工作人员对空调系统的主要部件进行空调滤网更换作业,确保列车新风系统功能正常,车内空气能有效流通。
此外,上海地铁还特别针对地铁车站内栏杆、扶手、乘客座椅、自助设施、客服中心等乘客频繁接触以及容易接触的设施设备、区域,每天要多次反复清洁消毒。
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消毒工作,上海地铁为乘客提供了一个安全、舒适的乘车环境。
在这个特殊的时期,地铁消杀系统成为了我们身边的“隐形卫士”。它们默默无闻地工作,为我们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。让我们一起为这些“隐形卫士”点赞,感谢它们为我们带来的安心与便捷。